行业资讯 分类
猫狗双全是嗑CP的最高境界BG大游

  BG大游每天早晨,网友左小核桃都会煮一颗鸡蛋,自己吃蛋白,把蛋黄分成两半,给自己的一猫一狗——一只英国短毛猫和一只泰迪。

  泰迪进门8年,英短是两年,但两年的共处也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隔阂,最终因为猫多次抓伤狗的眼睛,左小核桃只能忍痛把猫送去了亲戚家。

  我想跟她要一张猫狗的合影,她遗憾地发现,竟然一张都没有。足以说明两只的关系。

  “猫狗双全”这个说法的走红源于2017年微博上流行的一个段子,“有些朋友年纪轻轻就猫狗双全,真的很令人嫉妒了”。很快被当今网友视为衡量成功的新标准。

  这个标准看起来很无厘头,其实有理有据:这背后不仅隐含了主人 “有钱有闲”的人设,越来越多猫狗同框图营造出的温馨和谐的氛围,成为年轻人情感投射的对象。

  从生物学上来看,猫和狗都拥有很强的领地意识,不容他人侵犯,加上双方身体语言的错位也常常引发纷争——例如狗摇晃尾巴表示友好,猫则相反。

  “要不是忠心耿耿的狗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挫败猫咪们的疯狂计划,恐怕人类早就被猫取而代之了。”这是美国电影《猫狗大战》的一句介绍。

  在电影诞生的上世纪末,猫与狗仍然是一种对立的文化符号。英国人也用“a cat-and-dog life”这句谚语形容经常吵架、鸡犬不宁的生活。

  而在中国的传说中,古老的故事也透露了猫狗不睦的渊源:猫狗共同为主人立下功劳后,猫儿因为邀功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,而狗只能在屋外扮演看家护院的角色。

  有一次,当我畅想猫狗双全的和谐画面时,一位同事提到自己长大的农村,猫狗同框时从来都是“猫飞狗跳”的。中国农村 “猫狗双全”的家庭比比皆是,但它们不是宠物,而是各司其职——狗守门,猫捕鼠,猫不是主子,经常狼狈地被狗追上树,灰头土脸。

  就像人们常说,想要得到爱就养狗,想要付出爱就养猫,艺术家喜欢猫,领导者喜欢狗;狗忠诚,猫独立;就像日本的诗歌里,常以猫比喻春天,狗比喻冬天。

  作为两种性格截然相反的动物,但又同时作为人类最喜欢的两种宠物,因为人类的偏好而不得不共处一室,努力适应彼此,想想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BG大游。

  与《猫狗大战》诞生于同一年的动画片《猫狗》则是另一个极端,反映了猫狗同栖的最高境界:

  这只稀奇古怪的动物一端是猫的脑袋,一端是狗的脑袋,猫和狗分享了同一个身体。它们个性鲜明,爱好各异,冲突不断,但彼此是最好的朋友。

  早在“猫狗双全”的说法流行之前,微博大V“回忆专用小马甲”就已经因此成为网红。他拥有一只叫妞妞的萨摩耶和一只叫端午的折耳猫,如今微博粉丝超过4000万。

  2014年端午节,“小马甲”将带妞妞去宠物店洗澡、与端午结缘并领回家的故事写在微博上,意外走红。

  一只狗和一只猫在他的故事里,成为具有人的性格特质和喜怒哀乐的主角,相处模式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小情侣,有甜蜜的互动,也会因分离而伤心。他写:

  妞妞从小孤单长大,在家从没任何玩伴,端午来后,他每天都兴奋着,生活只剩三件事,吃饭,睡觉,守端午旁边等它睡醒。

  端午的耳朵是天生往下折的,妞妞对此很心疼,没事就想舔一舔,妄图帮端午立起来。

  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故事:相识于微时,抛开身份和等级观念,一见如故BG大游,相伴相守。像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义气,又像言情小说里的儿女情长。这些温暖的细节无比治愈,可以任网友们将自己关于友情、爱情的想象投射在这一猫一狗身上。

 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“嗑CP”(couple)。如今剧里的CP总是不靠谱,对于年轻人来说,还是自己的一猫一狗嗑起来更上头——狗强势BG大游,就是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好戏,猫强势,就是野蛮女友和忠犬系男友的剧情BG大游。

 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2018年中国出生率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低,而宠物数量却攀升至全球第一。有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点:44%的千禧一代把养宠物当成抚养子女的预演。以此推演,猫狗双全大概等同于儿女双全。

  几乎所有养宠物的人在爱宠面前都自称“爸爸”“妈妈”,他们对宠物付出了爱和关注,承担了责任,努力掌握一门新知识,看它们一点点长大,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照顾一个弱小的生命,生病去医院,饿了要喂食,甚至玩耍互动,就像真正的亲子时间。而宠物们“承欢膝下”,以一生的陪伴作为终极回报。

  被问到更爱猫还是更爱狗的问题时,左小核桃不得不承认,虽然狗陪伴自己的时间比猫长得多,但猫在的时候还是更爱猫,“因为对它的美貌没有抵抗力”。而聪明的狗似乎意识到这一点,每次左小核桃叫猫的名字而得不到回应时,狗都会屁颠屁颠赶来,争取每一个加分的机会。

  更有神人,在跟猫狗的相处中领悟了亲子关系的真谛,得出一个结论:孩子的成长就像从粘人的狗到独立的猫的过程,学会转变态度去对待长大了的孩子,会为自己减少很多苦恼。

  “在束手无策时,只需要记住,不要再期待对方用狗的方式回应你,而是转为猫的方式。只需把装食物的盘子放在门口,不必去主动过问。当然,别忘了猫也同样需要你的帮助,需要陪伴。你的房门要随时为他敞开,任他自由出入。只需静静地坐着,他自然会来找你,寻求温暖和安慰。”[1]

  左小核桃惊讶地发现,自己的一猫一狗虽然鲜有互动,但在某些行为习惯上变得相似:猫会像狗那样,每天在门口迎接自己下班;狗也学会了猫敞开肚皮、躺在地上撒娇那一套。

  例如比狗进入人类生活晚几千年、还未跟人足够亲密的猫,未来会不会也像狗一样,发展出一套针对人类的社交系统?例如猫与狗之间,为了帮助人类达成“猫狗双全”的愿望,确保和睦同栖,在身体语言上渐趋统一?这就像上万年前,在人类的“庇护”下,灰狼演化成了狗,野猫演化成了家猫。

  之所以产生这个“刺激”的想法,是受到一本小册子《猫狗捡史》里,一种以宠物视角提出的观点启发:

  “虽然这一切(被人类驯化)看似是一场败仗,但我们更愿意相信,是猫狗的祖先主动接纳人类,它们看准了人类这只股票一定会暴涨。”例如美国现存狼仅1万多只,但狗却多达9000万条,这就是与人类接近的结果。[2]

  如此看来,人类如今与猫狗同栖,与其说是我们“驯化”了它们,未必不是它们默许甚至主动促成的结果——猫狗以依附人类的方式在漫长的岁月中生存下来,获取食物,大量繁衍,这不就是人类惯用的“借助工具和外力”的方法吗?

  已经达成 “猫狗双全”目标的人生赢家们,再品品电影《猫狗大战》里的那句:“要不是忠心耿耿的狗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挫败猫咪们的疯狂计划,恐怕人类早就被猫取而代之了BG大游。”看看身边正扭成一团的一猫一狗,会不会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?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Copyright © 2012-2023 BG大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